当前位置:

退役军人齐聚力,共同缔造展作为

日期:2024-05-27 11:07

  美好环境,人人向往;幸福生活,人人追求。

  在共同缔造的广泛实践中,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先学一步、学深一步,注重思想引领,积极搭建平台,切实发挥退役军人示范作用,助力共同缔造,促进基层治理,起到“树起一面旗、影响一大片”的良好效果,努力让退役军人成为党在基层工作中的一面旗帜,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。

  一名老兵,就是播下担当奉献的火种

  “曾经当过兵,永远是军人!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“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”部署以来,退役军人冲锋在前,勇挑重担,带头冲在最前面。

  他是普通一名老兵,基层献余热有担当。

  伍家岗区花艳社区退役军人赵儒成开办儒成书画工作室,为小区青少年开展免费义务书画教学;柏临河社区62岁的退役军人姜建清为“希望家园”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讲授书法;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双龙村中心户长、退役军人覃世耀及时排查化解村民田界纠纷……他们以一颗奉献之心,为建设文化和谐社区、平安家乡出力。

  他是幸福路的领头人,建设家乡走在前。

  秉持共同缔造理念,远安县嫘祖镇分水村广家河湾组开展幸福路铺设,退役军人赵成芝、罗方明全力参与,带头搬石头、砌堡坎,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。

  “自己柑橘田里的路自己捧着搞。”兴山县峡口镇建阳坪村退役军人、五组组长、院落联户长黄明星带头修路、主动让田,一举解决了“钱从哪来”“施工队从哪请”两大“拦路虎”。其他农户纷纷效仿,吴家湾200余亩的柑橘运输产业路、致富路得以顺利修通。

  他是业委会主任,小区自管自治的“主心骨”。

  秭归县建平社区秭城小区业主委员会向长文,动员居民自筹资金7.2万元安装停车道闸,利用营收的停车费对小区路灯、监控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档升级,让一个脏乱差的破产小区蜕变成为宜昌市文明小区。

  他是“兵支书”,社区(村)居民急难愁盼的解题者、乡村振兴路上的“排头兵”。

  猇亭区桐岭社区党委书记、社区主任董大云攻坚克难,多方协调,为盛世天下的656户业主顺利办理产权证;宜都市枝城镇梁家畈村党总支书记王雷向上争取到户户通道路“先建后补”的政策硬化公路;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冲村党总支副书记颜锋带头出工,修通了茶园的两条断头公路;高新区白洋镇骆家冲村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闫泉通过村企联谊、创办村集体企业,两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余万元;兴山县黄粮镇金家坝村“兵支书”陈光红带领村民建成童梦小镇,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,村集体经济共享年收入18万元,户均增收2000多元……

  截至2023年底,全市共有896名退役军人走上“兵支书”岗位。他们手握共同缔造这把基层治理的“金钥匙”,办法一起想,事情一起干,开启了群众心中的“幸福门”,一幅幅基层治理新画卷在荆楚大地徐徐展开。

  一支志愿服务队,就是共同缔造的“突击队”

  散是满天星,聚是一团火。一支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,活跃在共同缔造的各个领域。

  它是思想引领的“宣传员”,保护长江我有责。

  从2006年与人合购船清漂,到成立“长江卫士”清漂队,“全国最美退役军人”周功虎默默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,以军人的责任和担当,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。

  夷陵区成立“老兵工作室”“拥军格格”“军嫂义工”“长江号角”等志愿服务组织,宣传《长江大保护法》等,共同参与基层治理。下岸溪村成立“长江卫士”志愿服务队村级分队,5年间开展活动98次,清理垃圾2吨。

  如今,依托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,宜昌市及各县市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(站)就近吸纳10837名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队,“长江卫士”志愿服务队发展至1532支,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、文明创建、社会公益等志愿活动。

  它是应急处突的“战斗员”,守护百姓安全我有责。

  2023年,河南涿州突发洪水。夷陵区21岁的退役女兵李鑫滢赴涿州驰援,每天10个小时的环境消杀,安全转移群众80余人。宜昌赞友志愿服务队、秭鄂志愿服务队、华海救援队闻汛而动,28名队员连续奋战六昼夜,救助被困群众近200人,体现了宜昌退役军人的担当与奉献,展现了宜昌12万名退役军人的良好形象。

  它是志愿服务的“勤务员”,基层治理我有责。

  西陵区船柴社区“银丝平安巡防队”,通过坝坝会、小区治理议事协商会、共治联席会等平台收集居民需求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;伍家岗区松林路社区“不老松”志愿服务队、当阳市玉泉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长期活跃在防灾减灾、共享花园维护、调解矛盾纠纷等志愿活动中,为小区居民缔造安全、稳定、和谐、文明的居住环境。

 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发扬特别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,在急难险重任务前“守初心、扛重任”,解决基层发展的难点堵点、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,成为共同缔造不可或缺的“突击队”。

  一个阵地,就是建设美好家园的平台

  共同缔造,全民参与;共同缔造,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系统发力。

  服务站在基层,各显特色建家园。

  船柴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以“一站一特色”推进“薪火相传铸军魂”红色品牌建设,打造独具文化底蕴的退役军人教育生活馆;远安旧县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无偿献血活动,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大爱;枝江市安福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顺利将张维才烈士散坟迁至村公墓,让烈士后代感受到关爱和对烈士的崇敬之情;宜都市锦江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聚焦“邻里共同体”核心,探索“老兵文化艺术+”工作路径,让“陌邻”变“睦邻”,把“你我”变成“我们”,助力共同缔造。

  下沉包联社区,解决急难愁盼接地气。

  结合开展党员干部“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”实践活动,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牢固“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政于民”的工作导向,相继解决了竹涛山小区门前公交站台车棚分离居民生活出行不便、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等问题,“共商共议”显成效聚民心。

  推进驻村帮扶,乡村振兴出实招。

  作为驻村单位,枝江市军供站为安福寺镇峰山岗村、上柏坪村筹集资金近5万元,争取项目2个,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;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县创新推行“退役军人活动日”,了解到退役老兵反映的村里集中供水没有实现全覆盖的情况后,将30户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作为共建、共管带头人先行实施,争取饮水设施到户资金1.5万元,实现供水全覆盖;点军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塘上村党总支、区档案馆,组织退役军人及村湾百姓开展“共同缔造大会战,合力共铺幸福路”活动,有效改善了村湾环境面貌;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其他帮扶单位,通过项目帮扶、消费帮扶、教育帮扶等,先后解决了村集体茶园改造项目、剪刀岩蓄水池建设、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项目,今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拟结合产业发展,与村委会一起研究新的帮扶措施。

  共同缔造不是“一阵风”,为民服务永远“在路上”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钧顺表示,将继续引领退役军人不断发挥积极作用,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有益探索,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、打造世界级宜昌贡献退役军人力量。